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oppo 7a記憶卡讀取速度測試(金士頓Kingston的32GB UHS-I micro SD卡)

oppo 7a記憶卡讀取速度測試

為迎接5000萬畫素的相片與4K的錄影,7a手機上的16GB顯然不夠用,於是買了金士頓Kingston的32GB micro SD卡,原廠規格標示為90MB/s讀取,45MB/s寫入,看看測試的結果是否如規格所示~



AndroBench軟體
裝置內建eMMC效能測試
讀:110.7 MB/s
寫:19.72 MB/s

A1 SD Bench軟體,看不太懂他的標示~
裝置內建eMMC效能測試
讀: 158.04 MB/s
寫: 39.09 MB/s
外接Micro SD卡測試
讀: 58.68 MB/s
寫: 25.72 MB/s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oppo 7a 音樂音質的矯正技術Dirac HD Sound~

oppo 7a 音樂音質的矯正技術Dirac HD Sound~

說實在當初剛拿到oppo 7a 開箱,拿起耳機,有點"錯愕"的感覺,感覺不是很扎實,輕輕的沒什麼重量。當初也是察了資料,說oppo 7a的音質不錯才買的,怎麼會這樣呢?

接上耳機聆聽音樂,不錯啊,好有空間感喔~令我驚豔~

開啟Waves MaxxAudio,調整人聲部分,人聲更清楚了,Waves MaxxAudio 的EQ設計真的是太棒了,對不知道什麼是EQ,或如何調整的,只需按照字面解釋如"重低音"、"清亮高音"、"增強音量"、"人聲清晰化",調整即可,當然也可以進階依頻率調整~
使用了一段時間總覺得對那個"Dirac HD Sound"選項有點好奇,查了一下網路...哇~

Dirac HD Sound是一種聲音還原技術,簡單的說,耳機的共振膜並"非線性",每種耳機或喇叭有其物理特性,也就是不可能100%依傳輸過來的訊號反應,Dirac HD Sound技術校正耳機或喇叭的反應,達到"還原"音訊的能力~所以Dirac HD Sound技術必須搭配特定"耳機"與喇叭使用,所以你會看到oppo 7a 的Dirac HD Sound選項下面會顯示"只有耳機時有效",耳機也是特別的~靠~越來越愛這支7a了~

我想這支oppo 7a,附了兩個音樂附加功能,真的是"佛心來了",超值~

Dirac HD Sound技術參考資料
http://www.dirac.se/en/technologies/dirac-hd-sound/overview.aspx
http://wanke.etao.com/detail/285118.html
http://www.igao7.com/1220-jy-drica-hd-sound.html
http://bbs.meizu.cn/thread-5044986-1-1.html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oppo 7a - 5000萬畫素相片測試

oppo 7a - 5000萬畫素相片測試
可下載放大就知道"厲害"



撕掉7a的保護貼吧~

撕掉7a的保護貼吧~

終究還是熬不過內心的糾纏,把7a附的的保護貼給撕了,螢幕看起來更銳利了~這麼好的螢幕幹嘛要貼保護貼自殘阿~
雖然比較有點不專業,但還是給需要的人參考~
相機為Nikon P300
固定光圈2.8 快門1/30
螢幕變得比較亮"一點",銳利"一點",重點是觸控比較不會"誤觸"



終於看見下方按鍵的光~



手機OPPO 7a 開箱與使用~

手機OPPO 7a 開箱與使用~
約到期了,當然要換手機阿~不然怎麼對得起手機廠商給電信公司的補貼呢~
用大省最高方案1203元,5490元換原價約15000的手機單然划算~

網路很多開箱文~就不多著墨了~
我只能說,這支手機真的不錯,相機很棒,耳機音質也棒,機身的1W喇叭也嚇嚇叫~
但是同質手機太多了~
真正我看重的還是
1.用1300萬畫素合成5000萬畫素相片的功能~
2.4K錄影,邊錄可邊改變聚焦與HDR
3.快速充電,30分鐘充75%
4.音質不錯,省去買耳機的錢~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請讓壽終正寢的老人免除「死亡套餐」

轉載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348&nid=4758

請讓壽終正寢的老人免除「死亡套餐」

姊姊的婆婆今年81歲,是典型的農家婦女,她將家裏打理得乾乾淨淨,平日種植蔬果,收成時總會寄給遠在外地的兒女享用;五名子女也都承襲了她的美德──孝順、樸實。
去年她不慎跌倒造成一節脊椎壓迫性骨折,從此她無法走太遠的路。姊夫已幫她安排到台北接受骨水泥的灌注,就在北上的前一天,她特地滷了很多滷味,預備給子孫們享用;還摘了幾棵高麗菜,打算做泡菜給老伴吃,當晚兩位老人家一起洗、切高麗菜,之後老先生到客廳看電視,老太太則躺在廚房的躺椅上看電視,就這樣睡著了。
十點多老先生準備就寢,招呼太太一起上床,這次她卻一反常態的說:「我不能在這裏睡覺嗎?」老先生看她執意如此,幫老太太蓋了薄被後就獨自回房睡覺。
早上七點多,一向早起的老太太還在躺椅上熟睡,老先生呼喚她許久,她回答:「不要吵我啦!」,老先生覺得不對勁,到隔壁請他的哥哥來幫忙,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內,老太太卻已經停止呼吸心跳了,他馬上打一一九求救,之後老太太就被送到醫院。姊夫和姊姊得知消息後迅速趕回南部。
在高速公路上,焦急的家人打電話問姊夫:「醫生說這三天是觀察期,但這裏沒有心臟科和腦科,我們幫媽媽轉到大醫院好嗎?」
姊夫說:「先不要轉院,等我們回去了解後再說。」
姊夫得知媽媽在家裡停止心跳呼吸有十幾分鐘,經救護車半個多鐘頭送到醫院,到院時也沒有呼吸心跳,雖經急救恢復心跳但腦部缺氧太久,瞳孔放大對光沒有反應,姊夫知道大勢已去且目前這些醫療只是摧殘老母親的身體而已;與父親及三個妹妹討論後,姊夫告訴醫護人員說:「我知道我媽媽不可能醒來了,再觀察三天只是讓她更痛苦,我要請醫師幫忙拔管,讓媽媽回家。」
護理師說:「我們不能幫忙拔管,這是法律規定的。」
姊姊說:「現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已經通過,只要有兩位專科醫師確認是生命末期,以及一位家屬同意,就可以為末期病人拔管了。」
護理師說:「可是我們加護病房只有一位專科醫師而已,所以不能拔管。」
姊姊說:「只要兩位專科醫師,沒有要求必須都是加護病房醫師啊!」
護理師說:「我們還是不能這麼做。」
看到護理師為難的樣子,姊姊說:「那我們用病危返家好了。」
護理師說:「那要等醫師來,問他看看可不可以。」
姊夫的弟弟到大陸出差,家人決定等他隔天清晨回來時再一起接老太太回家。
當天傍晚姊姊打電話請我幫忙,我馬上打電話到那家醫院的加護病房,表明身份以及老太太家人希望她善終的想法,請醫師即刻停止點滴的灌注,免得水份太多造成身體腫脹、破壞美好的容顏。
急救措施是針對潛在有機會救活的人才施予急救,像這位81歲的老婆婆,她早已沒有呼吸心跳,瞳孔已經放大,這是沒有機會復原的,我們就不應該急救,況且老年人骨質疏鬆,急救按壓常導致肋骨斷裂,插氣管內管與鼻胃管也讓老人家很受苦。根據健保局與相關資料顯示,2009年台灣每三個死亡的國人中,其中就有一個死前曾入住加護病房。
每個人都會死,年老無疾而終是最幸福圓滿的離開,但是現今的醫療,卻讓這些原本是壽終正寢的老人家被送到醫院接受按壓、急救、插管的「死亡套餐」酷刑。
這位老人家的故事讓我難過,因為原本是很有福報的善終,卻被醫療人員多折磨一天。就算老先生不瞭解醫療而將老太太送醫急救,但經驗豐富的加護病房醫師想必清楚地知道這位老人家是沒有機會復原的,就應該婉轉告知實情,讓家人送老太太回家。
但醫院不僅為她急救,還告訴家屬「再觀察三天才知道有沒有機會復原」,甚至將家屬要求拔管的請求誤認是違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已修訂一年多了,這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竟還不了解維生設備撤除的相關規定。幸好姊夫具備相關醫療與法律知識,否則老太太不知道還要被折磨多久。
台灣的醫護人員都很忙碌,可能因此忽略了相關法律的修訂,我不忍苛責但很心痛。希望國家與醫院高層能善用機會宣達,以期類似的情況不要再發生,讓生命末期的國人都能保有善終的權利。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跑人生的"馬拉松"

前幾天看到Facebook上有人轉載以下的影片,我不禁雞皮疙瘩起來~
也許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明白吧~

大學加研究所班上的同學50位,我想只有我"搞到現在這樣子"吧!。每個人不是荷包滿滿,就是大小公司的主管,結婚生子,好不幸福~只有我還在為下一餐的錢想辦法~
回頭再看看日本的這個廣告,忽然,我從廣告中明瞭,告訴我自己,我做的只不過在走一條跟別人不太一樣的路,跑跟別人不一樣的"馬拉松"

http://point.recruit.co.jp/doc/campaign/cm/20140206/
日文原版

繁中翻譯

20140531-擺攤趣事-何謂感同身受,同理心

我太太說我前半輩子太幸福,沒有為生活煩惱過。我也同意,的確如此,從小爸媽給我們的教育就是能唸書就好,其他不用管。當我一路順順利利大學、研究所畢業,而都不用煩惱註冊費從何而來,也不用煩惱吃住時,有時候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失去去感受"人生"的機會。
當我擺攤開始,才深切"感受"到每一分錢的"重量",當你今天只賺一百元時,真的,你連便當都不太敢吃...
看到人來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彷彿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這是之前做辦公室所看不到的。有人穿著時髦有的怪異,有人行為眼神怪異,喃喃自語,我的客人有國外留學回來的小留學生,定居歐洲的媽媽,也有焦急的母親帶著跟我同年的兒子前來問擺攤的生意如何做起,有人會跟我聊政治,聊經濟,還有的也會跟我傳教...
當我擺攤越久,愈聊解為什麼"甘苦人才會幫忙甘苦人""甘苦人常常捐獻的比有錢人還多"這件事,何謂感同身受,同理心,說實在不是看看書聽聽故事就懂,有時候真的需要親身去"體驗、體會"。當我還在上班的時候,看見路旁的乞討、路邊的攤販總是不瞧一眼,新聞常說這些人常是詐騙集團"詐騙",於是我更理直氣壯的閃了開來,但是現在我看到他們,真的,整個心都揪在一起,我"知道"他們是痛苦了,為了生活打拼,卻沒有能力。雖然我也賺很少,但是我還有能力,還有未來可以想,想著想著就會過去買個東西支持他們。心裡踏實了~我失去很多物質的享受,卻也得到很多心靈的成長~